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品牌公关传播也同样。
互联网公关传播是一个比互联网硬广告更为经济有效的品牌推广方式。
硬广告更大的发挥空间在于保持头部品牌的优势,处于追赶或新创阶段的品牌,互联网上的硬广价值是远不如互联网公关传播的。
小正钛还发现这个现象,互联网硬广资源几乎都是被品类的头部企业占据的,这也符合品类头部做广告,长尾品牌立足于公关手段在特定地区或者消费群的传播。
互联网公关对于头部品牌,更重要的意义,是保护品牌不受负面公关的侵害。
小正钛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一个新品牌要造势,要上大媒体,要引爆关注度。作为需求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公关策划来说,就存在一个匹配度的问题。
新品牌或长尾品牌,追求大媒体报道及大范围推广不是最好的做法。
传播行为,要与互联网公关传播的五度相匹配,即:权威度、知名度、好感度、美誉度、满意度,这个维度要相互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传播的效果跟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新品牌或者长尾品牌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让消费者对品牌有可信任的潜在意识,在品牌"权威度上塑造,并不是在纸面上吹多大就好,而是在消费者预期之上即可,过度会适得其反。
知名度的本质,是抵达消费者的可选择意识,深入到潜在或者目标客户群中,去铺开那个传播上的知名度,是远比无特定对象的任意传播要有效得多,互联网信息不仅数量庞大,碎片,而且迭代更新极快,没有深入潜在客群的传播,如同没有风帆与舵手的小船,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无法达到消费者的可选择意识。
在前两者基础上,潜在的或者目标消费群已经进入了一个可选择,可信任的阶段,但是选择,是需要一个理由的,给与客户那种理由的最好方式,是让其既有客户的选择来影响潜在客;跟随是安全的心理需求,好感度是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的理由:可跟风,有安全感。
当一些负面信息出现的时候,必定对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有两面,一面是对潜在客群,一面是对既有客群,潜在客群多是不明真相的,对事实的澄清就极为重要;一面是对既有客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而这两面,表现为品牌的美誉度。
品牌发展必然要求壮大客群,客群的二次传播就变得极为重要,消费者的传播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对于超过预期的惊喜才有主动传播的行为,那么满意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转介行为。
上面说完了小正钛的五度传播理论,回到题目。
从哪里开始,通常是从小处、从短板开始,是因为品牌的五度传播理论,不仅是对传播维度的解释,更是对传播方法的指导。
五度相匹配,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单做一个,很容易浪费效果。
试想一下,消费者是频繁看到你的产品,如果权威度不足,怎么都觉得不靠谱的话,根本不可能去纳入选项,毕竟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是非常大的;如果知道的你的产品,但是完全看到买过人什么评价,会不会不放心呢?
那么为什么要从小做起呢?当品牌的权威度不匹配知名度的时候,投放的多是浪费;知名度与好感度不匹配的时候,转化很难发生;美誉度与知名度不匹配的时候,会吓跑客户。
所以,先评价品牌的五度,在此基础上,做全景式、立体式的传播规划,才是品牌互联网公关传播的立足点。